2024年“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治理”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10月26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治理”高端论坛在清华大学熊知行楼成功召开。在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本次论坛聚焦“数字时代的城市治理”主题,探讨数字化时代下城市治理的新机遇与挑战。来自政府机关、科研院所以及科技公司等二十余位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共同探讨城市治理经验,分享前沿研究成果。

会议伊始,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共同为本次会议致辞。王天夫院长对与会嘉宾表示感谢,希望本次会议能够促进学界、政府治理部门和科技公司之间的深入交流。何雪松院长展望未来的社会治理方式,认为需要新的知识技术参与社会治理,同时不能丢弃人文主义。


上午会议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孙秀林教授主持。

北京市房山区区委副书记、区委政法委书记暴剑以“深化‘房山好邻居’品牌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房山案例”为题,介绍房山区“好邻居·我来办”工作的实践成就与经验思考。

北京市通州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李永海以“基层治理创新的通州实践”为题,详细介绍了通州区在基层治理领域的创新实践和探索结果,展示了通州区在提升公共服务、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张小劲以“北京接诉即办改革的多维效应及其结果”为题,展示了城市治理创新的复杂性和多维性,以及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新机遇和挑战,对未来城市治理改革提出新的思考和建议。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人文社科处副处长唐有财以“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上海实践”为题,分享了上海数字化治理的转型之路,同时也认为目前数字化治理存在重信息采集、轻信息分析和反馈的问题,缺乏专业的分析部门和有效的信息转化能力。

智慧足迹高级副总文武以“智慧足迹大数据赋能中国社会治理的实践”为题,强调了大数据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分享了智慧足迹在社会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实践经验。

上午的论坛最后,何雪松教授进行了点评,认为上述发言达到了技术与实践相结合的预期,尤其是在理论实践之间找到了打通的方式。

下午的论坛由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徐选国副教授和侯利文副教授分别主持。


上海市宝山区委社会工作副部长高丹以“从社区到AI助手——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的宝山实践”为题,提出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和人员配置下有效服务好社区的问题,分享了AI技术的现实应用的实践和经验。

上海社区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焦钢以“大语言模型在社区治理领域应用的探索和实践”为题,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社区治理中的潜在应用,讨论了在实际应用中使用AI模型的难点和局限性,同时强调了面向AI的编程挑战。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王迪以“智能时代的数字生成与社区治理的关系重构”为题,指出许多所谓的智慧治理平台不能是简单数据填充和报告的工具,强调成功的社区治理需要技术革新来改变现有的主体关系。

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社会治理与社区发展教研室主任、北京基层治理研究中心秘书长谈小燕以“超大城市治理的制度逻辑及实践路径——以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为例”为题,深入分析了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提出了对超大城市治理路径的思考,认为改革应以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

北京丽泽智慧云城市资源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婷婷介绍万科在物业城市领域的实践经验,展示了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运营提升城市治理的效率和质量,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服务满足市民需求。

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茅明睿以“市民科技与社区治理场景创新”为题,强调了科技在社区治理中的重要性,展示了如何利用科技工具提高社区治理的效率和居民的参与度,强调了人工智能如何驱动居民自主参与的可能性。

这一阶段讨论结束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杨君副教授总结了上述发言的共同指向,即技术如何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的问题,同时鼓励与会者深入思考技术在社区治理中的应用,并探索如何使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社区的实际需求。

本次大会的最后一个发言模块,浙江省嘉兴市数据管理处处长姜玉峰以“嘉兴市数字赋能城市治理实践探索”为题,介绍了嘉兴城市治理历程和社会治理云平台的四大综合应用,并分析了数字治理在嘉兴的实践案例。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赵一璋以“数字空间的网络演化与互动特征”为题,强调数字时代需要重新回答社会科学实证研究中的基础问题。利用全国样本对网络演化与互动特征进行了分析。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连彬以“数字时代下社会工作机构及个人的数字能力建设”为题,通过对2022年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进行分析,讨论个人和机构两个维度上的社会工作数字化现状和数字化能力。

环天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永新以“卫星遥感服务城市精细化治理的经验与思考”为题,强调了数智技术的经济社会驱动价值以及卫星遥感的成本优势,展示了卫星遥感大数据在社会治理中的运用可能。

零点公司资深副总裁许正军以“问题触发的算法模型响应机制探索”为题,认为业务思维与技术思维之间的鸿沟导致目前数据层面的多种误区,需要回到问题的本源重新讨论。介绍了机器学习算法在问题驱动的算法模型响应机制中的应用。

安居客研究院首席分析师韦谢以“从市场到社会——房产大数据激发的想象”为题,关注找房行为背后的潜在迁徙意愿。使用安居客平台数据,基于客群重叠度构建了找房路径网络,对居住隔离议题进行了探索。

讨论结束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郑路副教授分别对上述发言的启发与疑问做出了总结,强调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与创新,鼓励大家多合作,多交流,共同推动社会治理工作的数字化建设。

会议最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教授对全天的会议进行了总结。他强调会议搭建了优秀的产学研交流平台,大家的交流十分热烈,相互之间彼此启迪,鼓励大家在在会后通力合作、资源共享,也期待明年和大家再相见时有更多突出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治理贡献新力量。


文字|钟宇 马文龙
图片|代金辰 聂楷芸
审核|孙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