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著名社会学家李强先生追思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2024-01-18

著名社会学家李强先生追思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1月13日14时整,著名社会学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社会科学学院原院长李强先生的追思会在清华大学熊知行楼多功能厅举行。追思会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联合举办,近百位李强先生生前好友、同事、学生从各地前来共同怀念、共致哀思。


14时整,主持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党支部书记郑路宣布追思会开始,全体默哀。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社会学系系主任王天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黄家亮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


王天夫教授说,李强先生为重建和发展清华社会学作出了开拓性的重大贡献。他一生勤勉、求真务实,是一位扎根中国大地、行走中国田野、深入中国人民的杰出的社会学家。清华社会学的学者和后人,将赓续先生遗志、传承先生精神、永远怀念这样一位大先生。


黄家亮副院长说,李强先生和老一辈的社会学家一起为社会学学科在人大恢复重建和发展壮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主持了大量全国性抽样调查项目,为社会学学科的理论创新、社会调查与量化方法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在人民大学与广大师生结下了深厚感情,为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许多优良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李强教授的不幸逝世是我国社会学界的重大损失。



追思上,50余位来宾动情发言,深切缅怀先生在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上的杰出贡献,追忆先生立德树人、厚德载物、充满大爱的人格风范。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钱颖一说,强爷是2023年12月12日走的。整整12年前,2011年12月12日,清华经管学院与清华人文社科学院共同举办《老清华的社会科学》一书的首发式,作为纪念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一场活动。这本书是我们俩共同主编的,书的序言由我和强爷合著的。我们编此书的初衷是,世人只知道老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但不知道老清华社会科学的四大学科,就是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我们聚集了当时清华社会科学的六位学者,希望翻开被岁月埋藏的历史,缅怀他们的理想,追忆那段辉煌时代,从而继承发扬清华的学术传统。我们在序言中概括了老清华的社会科学学术传统的四个特点:第一是科学的研究方法,第二是国际视野和国际学术标准,第三是注重对当时中国问题的研究,第四是独立精神。强爷不仅让我对老清华的认识有所加深,也让我对新清华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我为失去这样一位挚友而异常难过。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主任洪大用深情追忆了与李强老师相识相处几十年的情谊。他说,李老师既是老师也是兄长,既是领导又是同事,还是朋友。李老师是有恩有爱有情有义的人。他对我有教育之恩、立身之恩和生活照顾之恩。他对学生充满大爱,是包容之爱、授业之爱、提携之爱。他有博大情怀,满怀知识报国之情、精进学术之情和心系民生之情,始终如一推动社会学中国化,让社会学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他潜心学术、精益求精,以学术为志业,不断地根据新情况、新材料深入研究,就在他去世的前一天,《人民日报》还发表了他的文章。他情为民所系,关注群众收入、教育、就业和生活,始终坚持基层视角、人民立场,努力以知识推动普通群众境遇改善。他非常重义,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坚信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这是基于他自己的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他在中国社会学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学术共同体建设上,是光明磊落、担当道义的。他对朋友非常仗义,乐于助人,成人之美,从无害人之心,总之是有主义、讲道义、很仗义。李老师留下的不仅仅是等身之作,也不仅是为后学提供了进步之梯,更重要的是一种人品、一种精神,是一种君子之道,彰显了实事求是的追求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胸怀,这是我们后学尤应传承光大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春光讲到,我有很多研究是跟随着李老师的学术步伐而做的。从流动人口、到阶层研究、再到社区治理,从理论研究、到调查研究、再到行动研究,李老师都走在学术的前沿,给了我们很多引导。记得多年前,某市一位副市长召集包括李老师和我在内的几个学者去,让我们出主意怎么把外来人口清理出去。李老师先带头发表了不同的意见,我们几个就在后面附和,说我们既然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需要人的流动,没有人的流动市场怎么活跃起来。那次印象非常深刻没想到李老师走得那么匆忙。李老师那么年轻,他有很多遗愿还没完成。他的去世对我们整个学术界来说是很大的损失。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原院长麻国庆说,李老师的学问是真正地迈向人民的学问。他用微笑和热情研究社会、温暖社会,在调查中从实求真,给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的遗产。在中国社会学史上,李强老师是承上启下的一个非常重要、关键的人物。从人大到清华,都能看到他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作出的努力。他还是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杰出代表。李老师是我们永远的学术大师,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活在我们的学术生涯中。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原院长唐军说,我与李强老师结识交往约开始于二十年前,是北京工业大学陆学艺先生建立社会学学科以后。当时工大的社会学非常弱小,在陆先生的带领之下,在李强教授等一批社会学界学人的支持之下,有了长足的发展。李强教授在学界被人尊称清华强爷,他有“爷”的胸怀和气度,但不摆“爷”的架子。李强教授给人的帮助如春风化雨,让人倍感温暖、倍受鼓舞。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原院长叶敬忠说,李强老师强调社会学建设应该关注社会建设,因为社会就是民间,社会就是人民,社会就是草根,他还说社会就是希望。这些对我来说都是醍醐灌顶式的启发。在那之后,我自己一直在研究社会建设,我们的学生还做这方面的博士论文研究等等。他在《社会学研究》2019年的一篇文章,分析公共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区别,从学科上一个是政治学、一个是社会学,而关注的重点一个是政府治理效果、一个是社会公平。这一段话一直是我们学校社会政策专业从设计到现在开办的思想基础。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教授景跃进说,李老师是我刚工作时的领导,也是我退休时工作单位的领导。我作为一个外省青年到北京,他就像大哥一样,照顾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我有一段时间身体不太好,李老师知道以后,还让他夫人请了一个美国回来的专家医生给我看病。没有赶上李强老师的最后告别,我个人觉得非常的遗憾。我也想通过这个机会表达自己的心情,以及我对他的敬意。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原主任张小劲说,强爷心里有个愿景,希望在清华重建过去的辉煌。他和钱爷、薛澜,这三位文科资深教授对于清华文科发展至关重要。钱爷造就了文科天花板,把清华经管学院做到了最高水平;薛老师在文科应用上,衔接了清华的传统和新文科的脉络;强爷在社会科学主流上付出了最多的努力,重整经济学研究所、心理学系、社会学系、政治学系、国际关系学系,奠定了清华的文科脉络。他是一个君子型的人物,我对他的为人和一生非常钦佩。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可金说,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也许是强爷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所创建的最后一个机构。他说,强爷反复强调,我们的研究院不需要在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声响”,但一定要做国家战略需要的事情。这种精神感化了每一个人,直到今天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虽然从社科学院转到了经管学院,但是这个研究院的精神仍然是强爷所赋予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显洋说,李老师的离开让我万分难过。作为同事,他在人民大学社会学期间,是我感觉工作最美好的时光,也是我们同事之间关系最美好的时光。作为学者,李老师不是黑板社会学家,他是真正进入社会、贴近社会、躬身入局的社会学家。1987年,我们俩曾经花费一个月走遍了温州的山山水水,深入到当时最贫穷的地方去搞调研。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和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和后来新清河实验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益龙说,李强老师作为非常著名的学者,以前只能在书上看到他,但在现实中认识他之后,我发现他是位非常平易近人、可敬可爱的老师。每次交流的时候,他对我们这些晚辈都非常亲切,没有任何的架子。他的逝世对社会学界,对清华社会学和人大社会学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愿李强教授的在天之灵安息,也愿李强教授的学术之火能够护佑中国社会学繁荣发展。他的精神长存。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凤说,我来到清华是2001年,刚刚建系一年多,我们都挤在一间办公室里,开组会的时候都是李老师组个饭局。那时没有招本科,也没有什么课程可上,他就跟建筑学院合作,要求我们保质保量地上课。在清华寸土寸金的地方,也就两年多的时间为我们建造了办公小楼(熊知行楼),给我们工作、学习提供场所。经历过这些最难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李老师是特别有担当、有情有义、有君子之心的人。李老师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迎生说,李强老师在人大学习工作21年,在清华工作24年,这两所大学独特的风格和追求,在他的身上都有体现。他实事求是,立足中国实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他自强不息,把九年的知青经历当做对社会的参与观察,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顽强拼搏。他著作等身、功成名就,仍然不忘推进中国社会学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治理事业。他的高贵品质永远是我辈学习的楷模。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可转达了《社会学研究》编辑部对李强老师的缅怀之情。她说,李老师从1986年《论主观社会指标及其在我国的应用》那篇论文开始,已经在《社会学研究》上发表了12篇文章。有我们非常知名的关于城市农民工的研究,以及脑体倒挂的研究、社会分层的研究、“倒丁字型”社会结构的重要的研究,以及后期的社会运行视角的研究,还有关于社会学学科建设的研究,等等。李强老师在病中的时候,还有一篇文章在我们杂志社修改。李老师除了在高校的学科建设上尽心竭力外,还承担着一些学科评价、学术共同体建设的工作。他真的是把社会学这个学科的建设当作自己的一个核心的使命。李老师给人的感觉除了谦谦君子、平易亲切之外,还具有一种最核心的士人精神——“不息”的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陈劲松回忆说,李强先生的脸上总是挂着笑纳一切的微笑,就像清晨小草上挂着露珠一样,温润、晶莹、透彻。我读他的第一本书是《贫困的文化》,他很早就关心贫困问题,深刻比较过输血与造血扶贫思路的差异。我看到他的最后一本著作是《新清河实验》,在这里他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建设的基础是社区建设,他发自内心地探讨“一个幸福社区的建设”。他一生当中最关心的是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体现了作为学者的良心。我是李强先生的微笑与温暖的受益者,我也是李强先生理论研究及其良心或精神的受益者。今天在这里我怀着一颗虔敬的心,追思李强先生的一生,我会把这种受益告诉我周边所认识的人们,我想我也会一直怀抱这种受益而度完余生,并且将这种益处告诉我所熟悉的学生们。



《新华文摘》杂志社副社长刘仲翔说,李强老师是一位立足本土研究、具有国际视野的著名社会学家,有着跨界的影响力。他是一个很热心的人,无论是学生去找他,还是我们的刊物、出版社去找他,每次都得到很快的答复,给到我们非常多的温暖。无论他做中国社会学会的会长,还是做院长、系主任,还是做期刊编委、顾问,都有着很强的责任感。在怀念李老师的同时,我们要发扬李老师对社会学、对社会的使命和担当精神,有责任把社会学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福州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社会学系原系主任甘满堂回忆说,我是人民大学2000届的博士生,也是李老师在人大的最后一届学生。李老师是良师中的楷模,爱生如子。我们都把李老师作为慈父来看待。李老师做学问顶天立地,既关心一些宏大的主题,例如社会结构、社会转型,还关心城镇化过程中的社区治理,发起新清河实验。李老师自始至终都保持对学术的热情,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止、学习不止、写作不止。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黄盈盈转达了潘绥铭老师的缅怀之情。得知李强先生去世之后,潘老师悲恸难持,在我们师门群里连着发了几十条微信,几乎是自言自语地跟我们说着当年与李强老师的一些往事,非常感慨和悲痛。在建系之初,他给了同事们很多的帮助。比如,潘老师开课遭遇非议,先生跑上跑下办手续,把潘老师从历史系调到社会学系。包括成立社会学研究所,都是在先生的帮助下得以实现。用潘老师的原话讲:强爷仗义!李强先生还是推动社会学系国际合作的第一人,主持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性大样本随机抽样调查。多年后,老师和学生们还时常回忆起这段经历,觉得对学业、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有很大的影响。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政治学系教授孟天广分享了三个小故事以寄哀思。第一,李强老师非常尊重学生。他不把学生当晚辈或者助手看,而是把学生培养成未来的同事。第二,李强老师要求我们做研究,一定要站在老百姓的立场,要解决民生问题,而不是站在为干部摆平的立场。这是我们做“12345接诉即办”等课题的立足点。第三,李强老师特别有学术前瞻性。李老师在上世纪90年代推动量化研究范式的发展,2015年又讲发展计算社会学的必要性,讲社会科学的新范式可能会来临,2016年带领我们开展与大数据有关的国家社科重大课题研究。李老师始终走在学术发展的前沿。希望未来我们能践行李强老师很多重要的思想和价值。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社会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童根兴回顾说,李强老师2000年以后的很多书都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的。比如,《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出版当年就获得了教育部优秀奖。后来出了第二版,甚至还有继续出第三版的打算,足见这本书在他心中的分量。《社会分层十讲》是清华社会学讲义的重要代表作。自2008年出版以来,这本书一直在重新印刷,广为使用。三年以前,李老师希望增加社会流动方面的内容,扩展成《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十五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将与清华社会学系一起努力,让这本著作出版问世。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刘精明作为李强先生的学生,代表同门向出席追思会的嘉宾表示由衷的感谢。他说,今天我们怀着崇敬和哀伤的心情,在此缅怀一月前离开我们的、受人尊敬和热爱的大先生李强教授。在我辈学生看来,李老师是一座学术丰碑、人格典范。他馈于世人的是用一生心血教育的一批批学生,是他用磅礴的智慧写就的一篇篇传世名章,一本本体系宏阔、逻辑严密、具有鲜明应用风格的学术经典。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当日下午,近百余名嘉宾在追思会现场全神凝听,深切缅怀,共寄哀思。嘉宾们发言后,李强先生的学生们久久不愿离去,一个个继续追忆着与恩师相处的过往点滴。讲到动情处,潸然泪落。追思活动一直持续到当晚十点半,熊知行楼外又静静地飘起了小雪。



先生千古,风范长存。



文/冯启娜

图/刘诣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8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