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对话标杆课|社会学系杜月:有意识地用力生活

2023-04-14

对话标杆课|社会学系杜月:有意识地用力生活

以下文章来源于清华大学本科教学 ,作者李一安


进城。


它是一个写实的描述,社会学视野下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始于此——离开熟悉的家乡,告别传统的村落,在陌生的城市中开启流动的生活。新的生存状态对个体的繁复挑战接踵而来,它重新编织起过去与当下的自我结构,改变着自我与他者的社会关联,西方现代社会学理论恰恰诞生于对这种未知困难的回应。


它也是一个抽象的隐喻。城市中的人是彼此陌生的,无数陌生的关系支撑起了现代社会结构的运转,忽近的物理距离、忽远的情感隔膜包裹着每一个现代人,流动的城垒起了一层隔绝的壳。


“壳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处境,很难在主观上想破则能破。”杜月停顿了一下,“但我们可以正视并思考它的存在缘由,至少能够打开一种有意识地用力生活的可能性。”


1

“与他人的交往,

是构成自我的一部分”


按照相对传统的阶段划分,经典社会理论的探讨离不开社会学领域的“三巨头”——涂尔干、马克思、韦伯,他们奠定了社会学的研究范式的基础,将“现代社会如何形成”的问题引向了更加广阔的天地。这也恰恰是社会学系严飞老师所开设的《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上)》课程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上”与“下”一脉相承。《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下)》是杜月2018年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工作在清华开设的第一门课,但在内容框架的搭建和理论线索的梳理上,她融入了与个人研究关切相契合的另一重视角。这里,就要再次回到“进城”的原点。


在杜月看来,现代人在都市生活中不仅要与外部的社会世界之间构建一种新的连接,更艰难也更重要的,是在融入新的社会群体时,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自我结构中潜在的一种撕裂,即旧的自我和新的自我之间所存在的张力。


第一节导论课上,她选取了齐美尔的两篇文章《陌生人》《大都市与精神生活》作为引导同学们思考的切入点。城市中的每个人对彼此而言,都是自由、熟悉又陌生的陌生人,这种陌生感既来自于不同个体过往生命经验历史的差异,也来自于一种普遍——不具有任何独有于彼此的情感体验。哪怕是最亲密的关系都似乎笼罩着一层阴影,相遇并不是必然的。


那么如何在这样的个体之间形成联系?《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下)》的前半学期,便是从城市民族志开始,在北美社会理论的文本阅读中寻找走出自我、丰富自我的可能性。


杜月在授课中


杜月指出,“破壳”是北美社会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如何通过社会交往的方式扩充自我,进而打破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自我的放大并非压迫所有对他人的考虑,而是说当你能够容纳越来越多不同人的生命历史进入自我的结构之中,就会逐渐在这一基础上更加从容地‘进城’。”不同于齐美尔所描述的人们在大都市中的精神状态 “用一种完全拒绝与他人相通的方式来确证自我”,北美社会学的理论带着一种温暖的期许。


从欧洲到北美、从北美到欧洲,《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下)》的课程进入至后半学期,脉络再次转向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始的理论整合——布迪厄所关注的阶层区隔,哈贝马斯所研究的技术控制,以及福柯所质疑的权力规训等。


“在这些沉重的系统之中,我们还有多少空间去进行此前的努力?回到欧洲,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意识到,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社会交往以及自我丰富的机制在现代社会之中其实面临着各种挑战。”


但即便如此,自我是否还有突破的可能?如何突破?——杜月留给同学们这样一个问题。它没有标准答案,就像人生的旷野,并没有唯一的方向。


2

“最重要的是回到生活”


作为一门文本阅读课,杜月在课堂上格外强调对于经典原文的回归。课堂上所征引的理论,指向的是西方某一特定时刻的历史问题,“它要求你暂时悬置当下的生活处境”,即不借助那些具象化的媒介外力,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进入到一个跟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历史时空。怎样唤醒这种想象力,是《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下)》这门课程带给同学们的最大挑战。


慢读、记录、分享,杜月用自己读书时逐渐摸索出的经验与同学们共勉。在她看来,读理论或许并不需要特别聪明,闪光的灵感也并非与生俱来。善于体会文本中的张力,培养对概念的敏感,找到和自身的关联,方是一种真正的进入。


杜月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文本的张力”:在城市民族志的研究中,芝加哥学派将目光聚焦于都市出租舞厅中的舞女。舞厅熙熙攘攘,音乐此起彼伏,舞女不停地更换着新的舞伴,但他们彼此之间却没有任何言语的交流。也就是说,大都市里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相比传统村落极大程度地被缩短,然而却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一种心理层面的冷漠疏离。“当你读得特别快的时候,这些文本内部的关联就很容易被忽视和略过了。”


此外,杜老师也鼓励同学们在体悟内在线索的同时,将思想上的灵光“落在笔头上”。她自己手机里的备忘录、不同的笔记本,都间或记录下了阅读时诸多瞬间的触动和延展的理解。


杜月在课堂上


阅读最终要回到现实,去思考生活中的人和事到底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越抽象的理论,就越需要将其置于对自身经验生活的反思之中。”但回到日常生活并不仅仅依赖自己个人的体验,与伙伴交流分享同样重要。杜月老师回忆起自己本科时期的学习经历,那时候读得最艰深的一本理论原典,是黑格尔所著的《精神现象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和同学们组成了读书小组,一起讨论遇到的困惑,分享阅读中的启发。“从这个过程中,其实不但能够获得一套有效的理论学习的方法,还会收获特别坚固珍贵的友谊。”


工作多年,杜月和读书时的朋友们还保持着十分要好的关系,也会邀请他们来到《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下)》的课堂上,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帮助同学们打开读书的视野。卡夫卡的小说、希区柯克的电影,都成为了思考现代社会理论的一面颇具借鉴意义的棱镜。这些文学、艺术作品所讨论的核心问题离不开人格的社会构成,与课堂上所讨论的社会学理论紧紧相扣。“而在想象力受限的情况下,文学和电影也是能够帮助我们回到遥远的社会历史情景的有效方式。”


3

“真的问题” “真的好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杜月认为,对西方社会理论的研究最终还是要回到本土,在突破与回归传统的平衡之间丰富我们对于自身的理解。那么在这个意义上,阅读本身就是“破壳”一种现实尝试,“如果我们不能与不同历史时空的个体展开对话,其实也很难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人。”


她戏称自己是一个“对和自己无关的事情非常感兴趣的人”,而社会学学者的身份,“在很多时候恰恰赋予了我一个合理化在场的理由。”与此同时,好奇心更是一种持续的动力,推动着自己在一个大的方向上越做越深入。


2022级社会学系直博生陈虹汐在大三时选修了《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下)》,“深刻而温情”是这门课带给她最大的感受。不仅通过阅读文献反观自身,更重要的是去尝试打开自己的内心,不再将他人、社会排除之外。“即使是在福柯所说的全景敞视监狱中,杜老师依然提醒我们,个体间沟通的可能性永远不会被完全抹去,我们总是可以‘去敲一敲囚室的墙’”。


《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下)》的课堂上


阅读之外,杜月还鼓励同学们努力找到那些和自身困惑相关的“真的问题”, 围绕选取的概念,打破原有的文本顺序,整理并阐发出新的理解。而在读书报告的写作要求中,二手文献也被严格排除在课程作业的呈现里,培养阅读原文的习惯,掌握依据文本、分析概念的方法是这门课的重要目标。在她心中,如果同学们在这门课上能够感到好奇,想去认真读书和读更多的书,就是最大的成功。


2020级社会学系本科生王海成是《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下)》的一位“回头客”,今年春季学期,他第二次来到了这门课的课堂上。“我此前其实是一个特别害怕抽象理论的人,也更加倾向于去田野里做经验研究,和人打交道。但是这门课开启了我对社会理论的兴趣,那些文本似乎也并没有那么难读。”


而在学习收获之外,王海成还特别提到了杜月老师的在生活上对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微小细节之中却饱含着真挚与温暖。一次,他在和老师汇报研究进度的邮件末尾,随口发了几句“小小的牢骚”——晚上一旦开始读书或者写论文,就会常常失眠。“但杜老师看到之后,特别认真地给我回复了很多建议,真的特别感动。”


在《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下)》的课堂上,对自我与社会的思索,勾连起了当下与历史共通的社会症候和生存犹疑。每个人都或主动或被动地戴着符合社会需要的面具生活着,社会期待这样的结构。


但是进城之后呢?


杜月提到了戈夫曼的经典比喻——“面具其实非常脆弱,随时都有可能脱落下来。但我们与人交往并不是要拼命地戳破别人的后台,而是在他的面具快要掉下来的时候上前去,扶一把。”



「教师简介」

杜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清华社会科学》编辑部主任, 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学士、硕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社会学系博士。研究领域包括发展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社会理论等。多篇论文发表在《社会学研究》、《社会》, Urban Geography,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等中英学术期刊上。连续三年获得清华大学教学优秀奖,连续两年被评为毕业生心目中的好教师。2022年,所教授课程《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下)》被评为清华大学标杆课程、入选清华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8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