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一个兵的两份社会学自传

2022-07-05

一个兵的两份社会学自传


2022年6月1日,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社会学系2018级博士研究生李正新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我以青春长报国》,回顾了自己军旅生活和求学之路。作为时代洪流中的一朵小小浪花,李正新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十年前,在社会学概论的课堂上,李正新以《网中二十载》为题写下社会学自传,讲述了自己在泥泞中跋涉的二十年。在李正新看来,《我以青春长报国》是他在迈进大学课堂十年后再次写下的社会学自传,也是他为自己、为时代交上的一份人生作业。网里网外三十年,这个故事有关一个兵,一个乡土的儿子,如何深入田野与时代同行



01 十年“破茧”:从边陲走向社会学


进入大学后,李正新上的第一门课便是《社会学概论》(后来改名为《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也是他觉得清华里对他影响最大的一堂课。

在课程要求撰写的社会学自传中,李正新将自己的成长经历概括为“网中二十载”,用彼时稍显稚嫩的笔触写下:“网中二十载,我走得可谓艰辛,往事从岁月的泥泞里直直地立起来,就站在宿舍外的每个窗口。”

在这篇言辞诚恳的自传中,他讲述了诸多往事:在街头叫卖冰棍、通宵达旦为火柴厂糊火柴盒、上山砍柴卖给集市上的餐馆,他的童年并不那么多彩。而进入初中,因为一次无缘无故的殴打,他逐渐学会了通过拉帮结派保护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抽烟、喝酒和打架。直至一次因打架受伤入院,亲友的冷漠和旁人的闲言碎语,让他重新认真思考起自身的价值所在,也让他再度拾起了课本。

成长过程中萦绕身侧的种种坎坷缚住了他,何况这段经历本身都可以被标签化为“草根青年的逆袭之路”,甚至成为标榜的工具。所以,探索与破局——在书本中探索,在田野中破局,这样的过程似乎更贴近于“破茧”

进入大学十年后,李正新写下了自己第二篇人生自传。两篇自传,隔着十年的时光长河彼此对望,即使无声也已道明了许多。他从一个街头叫卖赚取生活费的孩童,蜕变成一个为心中的“正义”而奔行的学者,网里网外三十载,添于其肩的是大学第一堂课上老师提到的“力求客观、绝不冷漠”,不变的是那双热切注视着乡土的眼睛。


李正新走村入户访谈



02 傲雪凌霜:从社会学走向草原中央


大一下学期一次偶然的机遇,李正新被一张征兵海报吸引。在社会学的学习中,李正新一直自认为对社会的了解甚浅。因而,他怀揣着“去历练一下吧”的想法,在报名表上填上了自己的名字。无论是选择参军入伍,还是选择社会学这个研究方向,对于李正新而言,都源于同样的信念:将渺小的个人身影置于时代洪流中,继而以微薄之力掀起巨浪

然而,正因渺小,所以困难重重。对于任何人而言,这都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而正是这一次从华北到蒙古高原的突破,让李正新明确了内心的答案。

部队所在的朱日和基地位于蒙古高压的中心,气候恶劣非常。这里十一过后便开始飘雪,这雪一下就是整整八个月。在漫长的冬天里,暴风挟裹着雪,甚至可以掀开屋顶,叫人望而生畏。朱日和因为夏天常用于联合演习,因此在其他部队休整的寒冬,也需要进行高强度训练。即便如此,李正新在入伍初期依然要求自己正视体能方面的差距,每天早起一小时、加练一公里、多流一些汗。李正新在部队被评过特级射手,比赛过程就是保持一个姿势只打一枪,需要趴在地上半个小时一动不动,直到人、墙、地面融为一体。李正新仍然记得在冰天雪地的内蒙草原上,趴在雪地里那漫长的三十分钟,枪架在肩上,眼睛瞄着靶心,整个世界都是安静的。


李正新在北疆大漠站岗放哨


抛开艰苦的训练与气候条件,李正新提到这一段军旅岁月,仍旧颇多感怀。他印象最深刻的片段,便是在部队度过的第一个除夕夜。那时李正新刚刚入伍了一个季度,既不能回家过年,也不能给家里人打电话,只有大年三十的晚上能和父母通个电话,每个人还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李正新所在的队里有九个新兵,大伙儿一起把手机架在书架上,每打通一个电话,所有人就一起喊:“爸妈新年快乐!”

但是在部队,新年比平时警戒更严格,这些新兵12点刚刚拜了年,就又穿上衣服下去站岗了。“出去的时候身子是暖的,等回来,身体已经冻得差不多了”。

训练之余,李正新也想着为部队的战友们做一些实事。恰逢部队打算设立一个图书馆,以此作为大家军旅生活里的一丝精神慰藉,李正新便主动承担了其中甄选书籍的工作。社会学的背景给这份小小的工作带来了不少便利,而这一本本经由李正新之手选入图书馆的书籍,至今仍在影响着草原上一批批的士兵。

退伍之后,李正新回到学校继续从事了五年的征兵工作,同时也进行征兵宣传相关的研究,不仅在全国挑战杯中取得了好成绩,还被北京市征兵办采纳了建议。在今天的兵役法中,征兵年龄被延长到了26岁,有想法的硕士研究生也可以投入其中。


李正新在校园中开展国防宣传



03 回到乡村:从草原走向社会深处


两年的军旅生活,让李正新在社会学的透镜下,观察到了自己“掀起巨浪”的另一种可能性。

退伍回到学校后,他放弃了转专业的机会。在他看来,社会学怀有对整个社会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是值得被坚守也应当被坚守的学科。用晋军老师的话来讲,在社会学的研究中,要“力求客观,绝不冷漠”,去记录不能发出的呐喊,进而深刻地干预时代的脉络。

从腾冲走出后,李正新的目光从未真正离开过他所挂念的乡村。他坚信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之基,在意识到“双减政策”正在将农村孩子推得离知识更远时,他选择回到乡村,建立了乡村图书馆。在这里,他马不停蹄地联系公益组织,用捐赠所得的望远镜等器材教孩子们天文知识,闲暇时也紧密联系自身专业,带着孩子们看书写字。后来他将目光抛得更远,联系了北大同学,给孩子们开设网课讲授科学知识。


李正新在乡村图书馆开展活动


如果你要问我社会学的魅力在哪儿,那一定是,将那些很难往下做却不得不做的事情,持之以恒地做下去。”谈起这段经历时,李正新的语气风轻云淡,字字句句又含着坚定。

这样的经历,将社会学的客观与关怀,和军旅生活磨砺出的专注力与执行力,共同拧成了一股绳,并深深影响着李正新往后的人生。

如今,他持续关注着城乡关系的议题,带领学弟学妹们投身那些少有人踏足的田野,关心那些鲜被人问津的群体。他不断行走在学校之外更广阔的土地上,与基层工作者对话、与各行各业人交流。当初他觉得轻飘飘的那句“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也在每一个清晰的足迹里,成为了他对于这片土地的承诺。


李正新在祖国的田野上探索问道





以上文章来源于清华小五爷园 ,作者清华小五爷园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8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