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清华社会学师生学术沙龙第1期圆满结束!

2021-11-09


清华社会学师生学术沙龙第1期圆满结束!


2021年11月4日中午,清华社会学师生学术沙龙第1期在清华大学熊知行楼109会议室举行。清华社会学系景军教授作了题为“有关新时代社会学的思考”的讲座,并与社会学系师生进行了深入讨论。清华大学社科学院院长彭凯平、社会学系系主任王天夫、社会学系郭于华、罗家德、孙凤、何晓斌、杜月、李晓谕等多位老师出席并参与讨论。线下师生及b站直播观众反响十分热烈。沙龙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赵一璋主持。



在沙龙的一开始,景军老师从国际大背景和大变局出发,提出新时代社会学的发展问题需要放置到世界历史背景中来探讨。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世界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景军老师认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文科应当在更大程度上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突破传统文科的局限性,融会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在教研工作中注入思想新意。


从1903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首次将赫胥黎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社会学学科发展经历了本土化、国际化、否定、撤销、恢复、新一轮本土化、本土研究新一轮国际化的曲折历程。清华社会学系1926年成立以来,涌现了如李济、史禄国、吴泽霖、杨堃、潘光旦、费孝通、陈达、李景汉等世界一流学者。其中,吴文藻于1940年在《社会学丛刊》总序中明确提出“社会学之中国化”的必要性。在吴文藻看来,理论符合事实,事实启发理论,理论与事实必须揉和一起,从而获得一种新综合,而后现实的社会学才能植根在中国土壤之上,又必须有了本此眼光训练出来的独立的科学人才,来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社会学才算彻底的中国化。可以看出,吴文藻将中国社会学的本体论、研究问题的历史性以及直面研究对象的田野调查视为发展中国社会学的三个必须。这样的研究旨趣也体现在清华社会学系复建后的学科实践当中,其中的典型代表如李强教授研究社会运行,沈原教授研究强弱干预,孙立平教授关注利益博弈,郭于华教授去倾听底层,张小军教授探寻民间法理,裴晓梅教授关注老年福祉,景军教授则研究生物权力。这些学者是经历过饥荒时代、文革、上山下乡、改革开放、高考回归的同一代人,一个共享的关注点是中国人的福祉与社会变迁和社会正义的关系。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新时代社会学应该如何发展?新一代社会学研究者应该如何打破世界知识生产的不平等格局?景军老师探讨了新时代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实践问题,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做学科交叉、在一定程度上开展行动研究、发展寰宇社会学、以及开展更深层次的南南合作。


第一,在更大程度上做学科交叉。清华社会学系较早做的是与建筑学院做的学科交叉,如胡同改造、居委会研究等居住环境相关问题。景军老师还同美术学院合作开展过一项中国大学生关爱老年人的公益广告设计的研究,分析发现在这种关爱老人的艺术呈现中,学生们大多数采用了鲁迅的呐喊式的表达方式,而缺少齐白石那种在现实中、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的一种呈现。景军老师认为,交叉学科研究具有复杂性和相当的难度,但它为社会学的未来研究开拓了新的空间,值得受到更大的重视和投入。


第二,在一定程度上开展行动研究。以往行动研究的优秀案例如罗家德参与的灾后重建研究、庄孔韶的虎日禁毒、甘满堂的老年人社会能力建设研究、朱晓阳的城市微观改造等等。景军老师参与的流动儿童健康意识与行为影声调查一反传统的公共卫生研究先入为主的问卷调查法,而是将相机交给这些孩子,给他们一个命题“我的健康我负责”,看这些孩子能够拍到什么样的照片,并用照片讲述自己为何拍摄这个场景。关于行动研究,景军老师指出其微妙之处在于未预结局,例如沈原教授与郭于华教授参与的白沟普法变成了一种强干预,但在中国社会现状下有些问题的敏感性和紧张性还需要进行调适。因此景老师认为,行动研究应该更多地从弱干预入手,实现社会学的知行合一。


第三,研究寰宇社会学。景军老师认为寰宇社会学首先可以从本土研究做起,但是本土研究所提出的是世界性的议题,把地方性事实的理解和分析纳入比较视野并提出本土化解释。例如社会学的经典之一——涂尔干的自杀研究中缺乏女性主义视角,认为女性的社会网络之弱和社会感之弱决定了她们的自杀倾向低,而吴飞老师与景军老师的研究都揭示了中国妇女的自杀率在历史上甚至超过男性。这就是从本土研究做起的同时,回答世界性的议题。此外,寰宇社会学也鼓励走出国门,从而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对于老一辈学者来说,做真正的世界性研究在当时是有困难的,而现在的清华学生想要走出国门去做海外研究已经可以获得相应的资源和支持。清华社会学的博士生开展过海外穆斯林商人研究、斐济村庄道德秩序的人类学研究、肯尼亚的土地纠纷与仲裁研究等等,这都是寰宇社会学的优秀案例。


第四,开展更深层次的南南合作。南南学派的穆斯林学派推崇伊本-赫勒敦,因为他在《历史绪论》中抛开了神学探讨野蛮人和文明人之间的差异,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学思想是阿斯比亚精神,也就是沙漠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而这种力量在历史上是所谓的野蛮人之所以能够战胜文明人的重素。



景军老师认为,中国的情况与这些国家是不太一样的,中国没有经历过完全的殖民化,我们的主权一直都没有丧失。总体来说,中国社会学经历了西学东渐、本土化、国际化、反帝、反资、反修、否定西方社会学、再次西学东渐、新一轮本土学术国际化的历程。景军老师引用马费杰的思想指出,社会学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是对其霸权的批判,而非对其学术共同体的彻底否定,正所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沙龙的最后,景军老师总结道:学科交叉、行动研究、寰宇社会学、南南学派至少可以进一步丰富社会学的教育思想。新时代社会学需要在中西学术对话的基础上走向南南对话,打破社会学知识生产关系的不平等格局,在理论和方法论领域做出创新,一方面坚持本土研究,另一方面从国内走向海外,考虑实验性的行动研究,关注寰宇社会学议题,从而推动社会学研究产生新的发展和突破。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8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