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学院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系友会主办,学院路街道治理创新工作室承办的“走进学院路”田野调查营今天开营。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郑路、学院路街道书记冯志明、学院路街道受建设办事处副主任赵雨竹、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所所长刘巍、营销所所长康进、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谈小燕博士等多位嘉宾出席开营见面会并做了精彩发言,参与田野调查营的观察员、调研员和部分学院路街道社区工作者参加了此次见面会。
见面会由学院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周启君主持。周启军代表学院路街道对参与田野调查营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欢迎,并向调研营的参与者提出发现真问题、思考真问题,深入研究社区治理难点痛点的期望和要求。

学院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周启君主持
在见面会的第一环节,郑路主任围绕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关于社区的研究传统与使命做了报告。郑路回顾了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创系的历史脉络,阐释了清华社会学的经世情怀,介绍了清华社会学关于社区研究的传统和具体实践,并向此次田野调查营提出了“力求客观但绝不冷漠”的寄语。

接着,冯志明书记对学院路街道的治理创新做了介绍。冯志明谈到了学院路街道党建引领、四区联动、多元参与、协同治理的实践经验,强调了街道与社区在基层治理中的极端重要性,他强调,街道要做好社会学意义上的政策翻译者和理论思考者,考虑怎么把好事办好,怎么用城市哲学凝聚基层治理的智慧。
接下来,赵雨竹副主任介绍了学院路街道社区的基本情况,她详细说明了学院路街道的人口结构、空间结构和居民特点,谈到了街道社区的设置、社区工作者的规模与结构,为调查营的参与者提供了重要基础。
在第四环节,刘巍所长、康进所长和谈小燕老师围绕参与学院路街道社区更新、空间营造等工作的体验、认识,向调查营的参与者展现了鲜活的学院路治理实践。
最后,与会者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讨论和合影,见面会取得圆满成功。
据悉,此次是“走进学院路”田野调查营第一期,调查营共历时5天,参与者将会围绕社区资源、社区治理、社区文化、社区参与等对29个社区进行深入调查,最后形成“三个清单”和调研报告,相关成果将在结营沙龙展示并作为社区治理优化的重要支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