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讲座速递:田野录像:从描述到研究

2017-12-17

2017年11月16日下午,南卡罗莱纳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卡尔·海德(Karl Heider)应邀到清华大学举办了“费孝通学术系列讲座”第32讲,讲座题为“田野录像:从描述到研究”。讲座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梁君健讲师主持,社科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小军教授颁发讲座纪念证书。
卡尔·海德长期在新几内亚、苏门答腊、印尼和爪哇从事田野工作,主要从事心理人类学方面的研究和人类学电影的拍摄,他和美国人类学电影“黄金时代”几乎所有重要的导演都有密切往来。在讲座中,海德结合自己人类学电影的拍摄经历和人类学研究经历,探讨了如何从视觉资料中进行人类学研究,以及如何将人类学研究进行影像表达。
海德在开场时了解到当天讲座的听众一半是人类学者,一半是纪录片、电影工作者,首先阐述了纪录片与民族志之间的关系。二者都对田野中的事件、仪式感兴趣,纪录片更偏向叙事,而民族志影片则带有更多人类学的问题意识和理论关照。民族志影片通过拍摄镜头的选择,呈现出不同的理论视角。例如,同样拍摄新几内亚土著族群达尼人,罗伯特·加德纳的《死鸟》深受列维·斯特劳斯的影响,运用大量隐喻的影像,呈现部落之间的战斗与仪式,关注达尼人的死亡、鬼魂观念;而海德自己拍摄《达尼人的房屋》、《达尼人的甜薯》则主要关注了达尼人的房屋建筑、甜薯的采摘与食用背后的文化意义。海德特别关注“micro cultural incident”,在田野中着重观察和拍摄了这些微小的文化事件,他认为微小文化事件的视觉材料,也是人类学者进行研究的材料。例如通过视频记录达尼人挖甜薯、吃甜薯的方式来研究达尼人的文化;再比如通过记录人们听到音乐时的表情,研究不同文化中的心理反应等等。
互动环境现场的交流很热烈,海德一一回应了现场师生的提问。海德还呼吁人类学者与纪录片工作者合作,制作出具有人类学思考的纪录片,或具有纪录片叙事艺术的影视民族志。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