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超
电子邮箱:pengchaobeijing@163.com
合作导师:李正风(清华);王卫英(出版社)
研究领域:中国当代科幻文学
教育背景:
2008.09—2012.07,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
2009.09—2012.07,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位;
2012.09—2017.07,北京大学中文系,直博,博士导师为陈晓明;
2015.09—2016.08,美国杜克大学东亚系,公派留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合作导师为Carlos Rojas;
2022.11—至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合作导师为李正风与王卫英。
学术成果:
主持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想象力研究”,主持,在研。(2022)
2.中国科幻研究中心项目,“科幻网文跨媒介开发模式研究”,主持,在研。(2023)
代表性论文:
1.《科幻的未来是元宇宙吗》,《中国图书评论》(CSSCI扩展),2022年02期。
2.《论科幻现实主义创作特征》,《中国文学批评》(CSSCI),2022年03期。
3.《论刘宇昆科幻小说“未来三部曲”中的身体想象》,《文化研究》(CSSCI),第48辑。
4.《〈流浪地球〉与科幻的科技想象力》,《科学大观园》,2023年02期。
5.《中国科幻,中国价值》,《小康》,2023年06期。
6.《王晋康: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科幻作家》,《科学大观园》,2023年07期。
7.《探索未知,以科幻的方式——评〈夸父号飞船〉〈浮城〉》,《知识就是力量》,2023年04期。
8.《培养科幻想象力——评〈十分钟〉〈宇宙旅行团〉》,《知识就是力量》,2023年05期。
9.《科幻还有多少可能让我们期待》,《中国科学报》,2023年5月19日,第4版。
10.《这些作品为何能拿下科幻小说金奖》,《科学大观园》,2023年第12期。
评论文章:
1.《文艺批评不能全成了“文艺表扬”》,《北京日报》,2022年7月15日。
2.《科幻还有多少可能让我们期待》,《中国科学报》,2023年5月19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