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更多…
“赏音绘”之毕业论文专场:从田野调查迈向博士论文写作

2024-06-19

“赏音绘”之毕业论文专场:从田野调查迈向博士论文写作


想知道田野工作如何开展,田野材料如何转化为论文?本次“赏音绘”,我们邀请到了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郭育松博士和蒋理慧博士,分享如何开展田野调查,如何从田野调查迈向博士论文的写作。希望将自己的调查经历转化为学术成果的同学不要错过哦!


活动信息:

主题:从田野调查迈向博士论文写作

讲者:郭育松博士;蒋理慧博士

时间:2024年6月21日(周五)19:00

地点:熊知行楼109室

参会方式:线下参加



主讲人介绍


郭育松博士,社会学系2018级直博生,导师为洪伟副教授。研究方向是科技社会学,侧重于研究农村能源转型中技术与社会的互构,在《社会》杂志发表文章。读博期间获北京市三好学生,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综合一等奖学金等荣誉。



蒋理慧博士,社会学系2018级直博生,导师为郑路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组织社会学,尤为关注数字平台的发展与社会影响。读博期间曾赴斯坦福大学交流访学一年,发表中英文论文,获综合二等奖学金等。




郭育松:如何面对“默会知识”


从教材或老师的一句话,到实际的田野调查落地,中间需要说不清道不明的“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的加持,这一步很考验研究者的能动性和学习能力。我曾在组会上将博士生的这种研究能动性总结为“既要突破自己学生身份的局限,又要充分利用好学生身份带来的优势”。前半句是说,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同龄人相比,学生常常是“薄脸皮+玻璃心”,感觉和陌生人打交道是一件很害羞的事情。但在田野调查中,这种害羞的想法是一定要突破和克服的。后半句则是说,取得被访者的信任是做田野最重要的事情,而获得信任的关键就是待人处事的真诚。在面向村民用户的调研中,如何既把握“关键线人”,又需要给自己一个合理的研究身份;既不能破坏和研究问题相关的场景、情境,又要力所能及地体现自己的价值,是本次交流的主题。


蒋理慧:如何使用“内部人视角”


数字平台的发展和扩张是当下最为瞩目的组织现象之一。数字平台的创新潜力和潜在的负面影响让人“既爱又恨”,其形象也因此在“天使”和“恶魔”之间来回。数字平台如何在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平衡?平衡策略如何获得社会认可?这需要“内部人”的视角。

“内部人”的视角意味着,放下“外部人”的预设和价值判断,像员工和管理者一样权衡、理解和执行组织的每一项决策。如何通过“理解”,以实习生的身份“打入”内部,像做民族志一样解码数字平台组织内部的意义系统,是本次交流的主题。


评议人介绍


孙秀林教授,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教授、副院长。清华大学社科学院中国社会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副秘书长。

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基层社会治理、城市空间分析、社会经济史、社会集体意识等。相关学术文章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等刊物,多篇文章获《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出版《当代中国的村庄治理与绩效分析》《新社会群体研究:以上海为例》《中国都市社会脉动:上海调查(2017)》(主编)、《嬗变中的上海:民生发展与社会治理》(主编)等著作。

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内的多项研究课题。荣获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第四届“社会学优秀成果奖”。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曙光学者”“社科新人”以及国家级青年人才等。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8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